9月28日,青海-西藏直流联网工程正式投运,标志着全国首个直流并联扩建工程——青藏直流联网扩建工程顺利竣工。该工程不仅能精准填补西藏“十四五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电力缺口,更可依托青海电网大容量、强调节能力优势,实现西藏丰水期富余电力外送,为优化区域电力供应结构、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筑牢能源根基。
作为工程青海侧核心节点,格尔木±400千伏换流站扩建工程的监理任务由山东诚信全程承担。自开工以来,监理项目团队以“缺氧不缺精神、寒冷不减热情”的高原精神为指引,直面高原戈壁氧气稀薄、风沙频发、气候干燥等恶劣环境,历经17次系统停电改造,高质量完成阀厅六个月交安、GIS间隔扩建一次试验成功、6台换流变一次带电成功、466项端对端系统调试一次通过等关键任务,最终实现工程“零缺陷”移交,为整个青藏联网扩建工程的如期投运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靶向攻坚破难题 筑牢安全防线:青藏直流扩建相当于两个直流工程并联,属国内首创,直流场改造工作复杂,系统停电改造次数达17次,窗口期短,临近带电作业多,风险等级高。监理项目部组织建立健全全流程安全管理机制,通过强化施工人员安全培训考核、严格人员及机械入场审核,坚决杜绝未培训合格人员上岗,“一事一策”实现风险精准化解,顺利完成交流滤波器场改造、GIS间隔扩建、直流控保改造、站用电系统改造等工作。
智慧赋能,管控提质增效:在青藏直流扩建工程中,面对高原环境对设备的特殊适应性要求,以及新旧设备对接“零容错”的质量要求,监理部以“智慧化管控+高原定制化创新”为核心,通过智慧监测系统,将实际状态、关键数据同步上传至智慧工地平台,实现从现场到云端的“双线”实时管控,在换流变、阀塔、GIS等关键设备安装与改造中打造了一套精准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。
专业专注,彰显诚信价值:在有效期仅60天的停电时间内,现场需同时完成扩建工程、综改工程、年度检修,300千伏昆开扩建工程,共计653面屏柜,涉及新增屏柜、掏屏改造、旧屏更换、老屏接入等,包含计算机监控系统、直流控制保护系统、交流保护系统等16个核心系统。监理项目部将施工安全、设备安全、二次安全作为核心,以工艺质量、设备质量、调试质量为目标,建立日碰头会机制,细化“六隔离”措施,通过屏柜分色管理、强化执法记录仪管控等具体方法,实现了多任务叠加下的安全高效施工。
二次回路改造,国内首攻坚:格尔木换流站因运行超十年、历经数十次改造,二次回路呈现“图纸与实物不符、寄生回路不确定”的复杂局面,调试需逐根捋清电缆走向与功能,现场勘察任务繁重;加之直流二次系统改造规模属国内首次,既要面对原有控保屏柜“大拆大接”的施工压力,还需兼顾交叉综改工程的统筹谋划。针对这一系列难题,监理项目部以“精准施策、闭环管控”为核心,探索形成了一套二次系统改造的高效工作模式。首先确立“分区管控、优化集成”的改造思路,清晰划分系统边界与设备功能,其次在开关设备控保配套工作中,注重“前后衔接、全面验证”,再次采用“网侧加压、角度触发、波形分析”的技术路径,对流出换流阀的电压幅值及波形进行拆解分析,精准判断换流阀触发状态与触发质量,最后通过“多维度试验、数据对比验证”的方式,严格把控关键技术环节。监理项目部牵头组织成立“二次工作小组”,落实二次组织措施,形成“二次问题流动清单”,以专业力量统筹推进二次工作有效落实。
来之能战,战则必胜。在紧张的工程建设过程中“确保双零”、“确保安全”、“确保质量”、“确保一次成功”、“确保按期投产”是出现频度最高的词语,更是山东诚信人坚决恪守的“战场指令”。作为山东诚信承担的首个高原换流站,张恒董事长和尹展总经理对格尔木±400千伏换流站扩建工程建设给予了极大重视与格外关心,在工程建设过程中,分别带队亲赴一线,实地调研工程动态,把航定向监理服务,统筹优化监理资源,高位推进重点工作,督导监理履职尽责,关心慰问一线员工。
格尔木±400千伏换流站扩建工程的如期投运,不仅标志着我国直流并联扩建技术的突破,更为青藏两省区能源互补、经济联动发展注入新动能。工程建设过程中,山东诚信监理团队以“零缺陷”的质量标准、“零容忍”的安全态度、“敢创新”的攻坚精神,向业主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,监理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肯定。